探讨:如何增强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 ?

时间:2016-07-20 10:08:08|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休闲农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易复制的特性,在全国遍地开花,它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丰富和活跃了城乡文化;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优美 ...

640.webp (1).jpg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休闲农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易复制的特性,在全国遍地开花,它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丰富和活跃了城乡文化;不仅让游客领略到优美的田园风光,也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故休闲农业产生伊始,就受到各地人们的普遍欢迎。

    一、增强文化内涵是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勿庸讳言,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地的休闲农业项目,由于缺乏文化内涵,技术含量低,容易模仿复制,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模式单一,投资规模偏小,深层次开发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误导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

    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除要加大引导力度、完善经营机制、搞好规模化经营外,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赋予休闲农业更为鲜明的文化特征。只有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才能提高休闲农业的附加值,才能赢得市场,保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否则,坐视庸俗文化入侵休闲农业,任其泛滥,势必毁掉休闲农业美好前程,故增强休闲农业文化内涵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增强文化内涵的途径与方式

    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从村落建筑到农田果园,从生产方式到生活习俗,这些资源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挖掘,就能打造成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

     1、就地取材,挖掘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是休闲农业蕴含的最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拔菜、采茶、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与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同时,也可在景区里恢复几近绝迹的水车、水磨、石碾、筒车、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等,以此来激发游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情怀。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环境,渔樵耕读、夜不闭户的民风,孩子们嬉戏在草地,青年们徜徉于林间,少女们欢唱于果园,老年人忘情于桑圃茶园之中。这不正是现代文明下的世外桃源吗?游客漫步其中自然会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如果还能适当参与劳动,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其收获的乐趣自然是商场购买所不能比拟的。

    2、寻幽探微,发扬山水文化。

    小编认为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尽管不是每一处乡村都有名山异石、大江平湖,但只要我们刻意去挖掘,就会发现身边的山山水水都是性灵之物,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均可成为山水文化的代言物。我们可以选择溪流泉眼之处,推出野营基地,让游客体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选择地势平坦之地,开发踏青郊游项目,让游客感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选择荒僻险峻之境,组织开展探险活动,让游客亲历“曲径通幽处…山光悦鸟性”的妙处。在尽情享受大自然野趣的同时,实现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休闲农业的品味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与提高。

    3、追流朔源,传承建筑文化。

    建筑物可以直接表现地方文化的外在特征,比如乡村民居常见的堂屋、天井结构,就体现了家庭和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休闲农业项目的建筑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村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桥、古井、古道、古庙等,通过修补和恢复仿古建筑,来体现当地农村建筑文化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等休闲旅游活动,为游人观赏、摄影等提供理想的场所,从而增添人气、抢得商机,取得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

    4、点石成金,开发物产文化。

    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融入民俗文化,变成了蕴含文化要素的商品,就会产生超值现象。基于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一批民俗文化渗透进相关产品,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等供游客选择。注入了文化要素的产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竞争力强等特点。比如湖南永州的“东安鸡”就蕴含了许多历史传说,这样有故事的“鸡”自然会比没故事的“鸡”更受顾客欢迎。另外,还要善于做长产业链,以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5、去伪存真,浓缩民俗文化。

    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等都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都是开发民俗产品的良好基础。在适当创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些能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休闲农业才不至流于浅层次的观光游览,而更偏重于表象下文化底蕴的体验,为游人提供清新自然的民俗风尚,让游客领略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6、寻根问祖,荡涤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从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祷告家道平安、人丁兴旺,从寻根祭祖到对山石江河等自然环境的神秘崇拜,从家祭庙祭到各种禁忌传统,无不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民,求福消灾。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现代人们更需要精神寄托,因此,休闲农业在祭祀文化方面应大有可为。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传承祭祀文化,是通过继承传统文化,陶冶人文情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而不是搞鬼神崇拜、封建迷信。

    三、增强休闲农业文化内涵要注意的问题

    1、 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在休闲农业文化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就是把农村传统文化原貌呈现出来,创新是指在休闲农业开发中加入我们这个时代的内容。因为社会在发展,文化也要进步,否则便适应不了社会。通过挖掘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可以使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再现,这样既保存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又使它在新的时期里得到弘扬。但是要特别警惕打着创新的旗号,将休闲农业庸俗化的倾向。

    2、 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小编认为在休闲农业开发过程中,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破坏文化,降低文化格调,寻求低级趣味。应该要形成文化与经济互相促进的良好格局,即通过休闲农业的文化开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能反哺文化建设,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局面,是发展休闲农业的最终目标。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