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时间:2016-10-18 14:33:21| 作者:adminbj| 查看: | 评论:

摘要: 国务院新闻办17日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白皮书包括六部分,分别是:减贫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保障贫困人口生存权、维护特定群体权利、改善贫困地区 ...

国务院新闻办17日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白皮书包括六部分,分别是:减贫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保障贫困人口生存权、维护特定群体权利、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合力推进减贫事业和减贫进入攻坚阶段。 其中与旅游相关的内容如下——

 

 保障贫困人口生存权

 

中国政府创新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近年来,通过建档立卡摸清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落实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保障贫困人口生存权。特色产业脱贫得到扶持。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为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机会。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农业行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林业扶贫攻坚规划(2013-2020年)》,明确将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农业行业扶贫重点工作。编制《农业行业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制定《特色产业增收工作实施方案》《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对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色农林牧业进行科学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将贫困地区96个特色品种纳入规划范围,引导多方力量加大投入。“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向连片特困地区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1220亿元,安排林业基本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1160多亿元。在特色产业带动下,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易地搬迁脱贫稳步实施。2012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404亿元,撬动各类投资近1412亿元,搬迁贫困人口591万人,地方各级统筹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0亿元,搬迁580多万贫困人口,有效拓展贫困地区发展空间。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加强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幅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通过帮助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外出务工,直接增加劳务收入,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中国政府启动实施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引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大幅拓宽融资渠道,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脱贫扶持力度,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生态保护脱贫持续推进。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步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拓展贫困人口生存空间,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以及保障发展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贫困地区的生态补偿工作,进一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传统牧业向现代牧业转变。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鼓励重点工程区范围内的贫困户投工投劳,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受益水平。改善贫困人口生存条件,加大贫困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木本粮油、特色林果、木竹原料林、林下经济、草食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发展,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

 

 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发展瓶颈制约,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生存权、发展权的基础和前提。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投入力度,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交通建设速度加快。国家制定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2011-2020年)》,“十二五”期间投入车购税资金5500亿元以上,带动全社会公路建设投入近2万亿元,全面加快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农村客运站点和“溜索改桥”的建设步伐,建设了33万公里农村公路,帮助654个乡镇和4.8万个建制村通硬化路。截至2015年年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96.1%的乡镇和86.2%的建制村通硬化路,95.5%的乡镇和83.1%的建制村通班车。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贫困地区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脱贫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16年,中国实施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工程,进一步加大对交通扶贫的支持力度。

 

 

相关评论

 

吹响旅游扶贫攻坚战号角

国家旅游局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旅游+”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多部门共同参与、统一行动、协调发展,更加有利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10月17日是第三个“国家扶贫日”。此前不久,国家旅游局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更实际、更到位、更具刚性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吹响了旅游扶贫攻坚战的号角。

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即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规模化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和脱贫标准,1978-2010年间,我国已累计使2.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而按照国际脱贫标准,此间我国则实际减少了6.6亿的贫困人口,全球脱贫人口数量的93.3%是来自中国的贡献。但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经济发展条件千差万别,至今仍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甚至还有贫困地区的人口处于极度贫困状态。而且,剩下的这些贫困人口都是处于自身和环境条件极差、脱贫难度极大的状态,实现脱贫的任务更加艰巨。

为此,国务院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国家扶贫日”。设立“国家扶贫日”的宗旨,是要通过这种主题日,让扶贫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参与扶贫,这是国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扶贫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性的工作。多年来,各领域各部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根据自身的行业和产业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第三个“国家扶贫日”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国家旅游局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总体目标,同时,为切实保证这一目标的如期实现,《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具体的5项任务、8大行动和3项保障措施。

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旅游扶贫已成为扶贫开发的生力军。

一是参与部门广泛,体现了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旅游发展和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行动方案》制定的主旨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而参与的部门除国家旅游局之外,还包括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12个职能和经济部门。这些部门涉及了与国家扶贫工作相关的所有重要领域,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旅游+”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多部门的共同参与、统一行动、协调发展,更加有利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更有利于《行动方案》的全面落实,使乡村旅游扶贫攻坚战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更有把握。

二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楚,体现了《行动方案》作为制度安排的刚性和务实特征。《行动方案》不仅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总体目标,而且将这一目标按两个执行期进行了细化,即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同时,《行动方案》中确定的5项任务和8大行动,既具体又务实:5项任务从规划编制、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到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每一项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工作;8大行动从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旅游规划公益扶持、乡村旅游后备厢和旅游电商推进、万企万村公益帮扶,到乡村旅游创客、金融支持、扶贫模式创新推广、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等,每一个行动都能够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产生实实在在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是措施有力,能够充分保障《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行动方案》最后提出了三条保障措施,首先,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其次,加强组织协调,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再次,强化督查考核,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确保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方案》切实得到贯彻实施。

四是目标高远,虽然是扶贫行动,但最终目标却不仅仅局限于脱贫,而是设定了更高的目标——致富。《行动方案》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指出,要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这不单纯是一个脱贫目标,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致富目标,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扶贫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贫困人口脱贫,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和推动他们走向致富。可以说,《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方案》的制定,不仅吹响了旅游扶贫攻坚战的号角,也拉开了国家扶贫工作总决战的序幕。(王德刚)

 

发挥智力帮扶优势  推进乡村旅游扶贫

按照一头抓产品规划和建设标准、一头抓市场营销和市场监管、整合资源促中间产品建设的思路,充分发挥旅游部门智力帮扶的优势,以人力资本和旅游项目规划为引领,搭建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展投融资渠道,深入推进旅游扶贫

湖南省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将通过旅游业带动1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项目融资困难是当前旅游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按照一头抓产品规划和建设标准、一头抓市场营销和市场监管、整合资源促中间产品建设的思路,充分发挥旅游部门智力帮扶的优势,以人力资本和旅游项目规划为引领,搭建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展投融资渠道,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工程。

首先,以项目策划为资本,将智力转化为股份,提升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主动邀请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公司、湖南省最大的国有控股平台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合作推进全省21个省领导联系的贫困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建设。规划公司以智力入股的形式,与湖南财信金控集团和远大住工集团结为利益共同体,为21个贫困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策划、设计、运营全程提供智力服务,有效克服以往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建设脱节和难以落地的问题,形成乡村旅游扶贫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开发、统一营销的局面。

其次,以项目包装为手段,搭建投融资平台,撬动民间资本投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规划公司贴近市场需求,精心策划包装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搭建供需平台,实现互利双赢。一是积极推进公私合作的PPP模式融资。湖南财信金控集团整合政策性扶贫开发资金,积极推进PPP模式融资,不断完善旅游交通、公共厕所、停车场等乡村旅游扶贫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大环境。二是湖南财信金控集团联合21个贫困县县政府,通过股份改造,组建旅游扶贫投融资平台,整合省财政项目贴息贷款、涉农资金、农发行扶贫贴息贷款和乡村旅游资源资产资金资本,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创客基地,引导、撬动投资主体将资金投放到产业项目建设上来。三是远大住工集团根据21个贫困县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突出旅游住宿关键要素,积极开发汽车旅馆、房车营地、船屋、树屋等十大住宿新业态,以住宿新业态撬动旅游体验升级,在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中,精准帮扶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再次,以项目规划为标准,召开领导办公会,整合部门资源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把全域旅游示范县与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分别邀请省领导率领相关部门到21个贫困县现场办公,按照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标准,研究解决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实施旅游扶贫重点项目,争取每个县创建1个3A以上景区、2个特色旅游小镇和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先后邀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许又声两次到怀化市沅陵县召开现场办公会,整合旅游、住建、交通、林业、水利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入景区建设,今年1-7月累计投入资金5100万元。(湖南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献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 最新资讯
  • 小编推荐
  • 热点排行

乡村旅游网,乡游天下®旗下网站

郑重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网站运维:乡游天下(北京)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支持: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茶文化研究院

新闻热线:010-89941990 1336 6637 678  邮箱:zgxclyw@126.com

Copyright © 2016 乡游天下 crt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25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4981号